您的位置: 首页 >工会业务>劳模工作>详细内容

【劳模风采⑾】赵高锋:甘当农民工“管家婆”

来源:湛江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19 10:22:52 浏览次数: 【字体:

    日前,在省的表彰大会上,广西大新县驻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劳务队总队长赵高锋的事迹广为传颂。

    他离开广西老家在湛江工作26年来,抛开思乡的心绪,一心埋头工作,兢兢业业,甘当一颗不生锈的“镙丝钉”,为湛江港的发展壮大奉献汗水,为港口在货主和船东中赢得了赞誉。

    到哪里都能扎根开花

    赵高锋1969年出生于广西大新县,1989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广西大新县驻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劳务队总队长。

    1989年9月,赵高锋带着一支不足100人的劳务工队伍来到了湛江港集团第一分公司,开始了他们在异乡的劳务工生涯。面对新的工作环境,他克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最终在湛江港站稳了脚。

    离开家乡来到湛江港,工作几天下来,80%多的员工要求返回广西大新去。面对此情此景,赵高锋坚信湛江港集团党委的信任和支持,坚信自己有能力带领家乡子弟在异乡站稳脚跟,服务好湛江港。

    他坚守岗位,严格管理,任劳任怨,硬是把这支“农民工”队伍磨合成湛江港集团的中坚力量。

    26年过去了,赵高锋所带领的这支农民工队伍,在各级党组织的关怀、支持下,从不足100人到不足40人再到如今近1000人,管理规范、素质较高,建立了完整异乡党组织、有战斗力的农民工队伍。

    踏实完成本职工作

    赵高锋常说,作为党员,应该是干一行爱一行,踏实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湛江港工会部长赵友德说,赵高锋是一个无愧于心的人,他政治思想好,为人正派,作风踏实,顾全大局,在稳定提高装卸工人收入的同时,积极为港口的生产建设分忧解难,支持港口建设,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先锋模范作用。

    2011年,赵高锋统管大新劳务公司农民工近1000人,工种从单一的装卸作业到如今的近20多个工种、涉及多个专业、体系完整、具备较强生产能力的队伍。工作强度大,时间长又繁琐,但他让每个工人都能够尽职尽责,成为每一个环节的一颗“镙丝钉”。

    他严肃劳动纪律。当遇到困难作业工人有懈怠情绪时,他亲临现场组织协调,积极做员工的思想工作,为他们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当员工出现思想波动和不文明行为,他主动找他们谈话。当工人遇到生活或工作上困难时,他为工人解决实际困难,2009年7月,该队一名工人患尿毒症,他组织工人捐款,共为患病工人募捐了近3万元。

    在港口复杂的作业环境中,他在每个工前会上认真布置作业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并亲自跟踪检查到每个作业点、线,落实安全措施到每个人。

    多年来,广西大新驻湛江港集团劳务队的各个工种,在生产一线的装卸作业中,因管理到位、措施得当,没有发生过重伤或死亡安全事故,全队员工月人均收入超过2000元,保持了这支素质队伍的稳定和壮大。

    不知疲倦的“机器人”

    顾大局,树榜样,作表率。熟知赵高锋的工友都说,赵高峰工作没有星期天,永不知疲倦。

    他自1989年入港以来,在这26年的工作中,没有过节假日,没有好好地休息过。每逢节假日,特别是春节,是工人辛苦一年了急切期盼与家人团聚的日子,同时又是港口生产最繁忙、劳动力最紧张的日子,每当此时,为疏解工人思家的情绪,他总是带头留港工作并主动到工人宿舍与他们沟通,为职工分忧解难,稳定员工的思乡心情,分析港口形势,动员工人节假日在港口工作,带领工人上岗。

    生产作业中的中班、零点班,是人最疲劳、最易发生问题的时候,26年来多少个夜晚,赵高锋都是在生产现场与员工渡过的。在他的工作日程表里,只有工作安排,没有节日标注,哪里工作最容易出问题,他就在那里,工人们称他像个不知疲倦的“机器人”。

    赵高锋所带领的广西大新驻湛江港集团劳务工队伍出勤率均保持在85%以上。在集团公司和分公司开展的劳动竞赛中,他组织工人代表队多次获得一、二等奖。

    记者 赖寒霜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