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利益的维护者——记湛江市总工会
领取助学金的学子签字承诺好好学习,期望通过优异成绩回报社会关爱
近年来,湛江市总工会拓展帮扶工作内涵,扩大延伸帮扶工作覆盖面,帮助广大困难职工群众渡过难关。同时,积极组织广大职工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劳动竞赛,充分展示了我市工人阶级主力军风采,创造新成绩,展现新作为,有力地推进了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建设幸福湛江和推动湛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文/图 本报记者 赖寒霜 林小军
资助困难群众子女上学
湛江市总工会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形成了接待、咨询、帮扶、维权等一站式服务体系,做到帮扶服务工作组织网络化,帮扶机制长效化,帮扶途径多元化,帮扶活动品牌化。打造和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帮扶工作大格局,构建了市、县(市、区)、产业(乡镇)、企事业单位四级帮扶服务网络,全市建立了2.3万多户困难职工档案并录入工会帮扶工作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帮扶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送温暖”活动品牌亮。每年市总工会都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春节送温暖工作,不断丰富送温暖活动内容、创新送温暖活动载体,把送温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赢得党委政府的高度赞誉,成为社会各界普遍认同的工会品牌工程。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共筹集送温暖资金7500多万元,走访慰问困难企业551个(次),慰问困难职工11.5万人次。
“金秋助学”社会反响大。“金秋助学”活动是各级工会开展的致力于帮扶困难职工家庭、帮助寒门学子就学成才的一件实事、善事。每年的助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市困难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职工群众的良好赞誉。5年来,市、县两级工会组织多渠道筹措助学资金1750多万元,
真情呵护职工身心健康
开展“真情关怀”工伤探视活动。近5年来,仅市总工会就投入了30万元,深入职工家庭、医院、企业探视工伤职工;积极开展“关爱职工”健康知识巡回讲座活动,邀请全国健康素质教育工程活动的专家教授为我市142家企业的15300多人次职工举办了健康知识讲座,增强职工健康保健意识。同时开展“与健康同行”职工免费体检活动,每年市总工会都会安排职工健康专项资金,与省工人医院以及市内各大医院联合为困难职工开展免费检查活动。近5年来,共为60多个困难企业的职工开展免费体检和治疗活动达8000多人。另外,开展好职工权益维护工作。紧紧依托工会律师团,为职工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工作,提供法律援助,为职工挽回1500万元的经济利益。
积极呵护好职工心理健康。市总工会成立了职工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专家团,专家团聚集了广东医学院、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海军422医院等11所医疗卫生和教学单位中的20多位知名心理学教授、专家和资深的心理咨询师。每周定期开展接访咨询活动,并深入基层开展大型心理健康辅导讲座活动。如去年组织到雷州和徐闻开展了“心灵驿站·幸福教工”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为500多名教职工提供了服务,引导职工快乐生活、积极工作。
职工互助保障普惠民众
我国医疗保险改革实施后,保障了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但是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与职工的就医需求之间仍存在差距,尤其是超过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和封顶线以外的个人自付医疗费来源,成为职工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职工“看病贵”、因病致贫问题仍然突出。为了提高广大职工抗击风险的能力,市总工会积极推广了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活动,该活动包括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女职工安康互助保障计划、住院医疗综合互助保障活动、住院津贴互助保障活动等4个“险种”。目前,全市投保职工达21.3万人,为1031名患病职工送出赔付金883.4万元,有效缓解了患病职工的经济压力。
职工互助保障保费低、保障力度大,包括各种原发性癌症、尿毒症、重大器官移植、颅内原发肿瘤手术、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有效地缓解群众大病难医等问题,维护了群众利益。
引导广大职工建功立业
五年来,市总工会广泛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的主题劳动竞赛活动,全面深化重点工程劳动竞赛、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和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组织引导广大职工建功立业。
围绕重点工程项目,大力开展了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劳动竞赛,在全市发挥了重要示范效应;围绕行业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依靠职工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企业中深入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和发明创新活动,使劳动竞赛在提升职工技能水平、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成果转化、服务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五年来,全市参与劳动竞赛职工人数达110万人,开展重点工程、重点园区、重点项目劳动竞赛15场次,举办全市行业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23场次;通过岗位练兵、技能培训、技能比赛活动提升技术等级的职工26.5万多人;开展“首席员工”、“金牌工人”选树活动的企业达到331家,选树技能带头人4092人;职工提合理化建议5.8万多条,采纳4.32万多条,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示范基地15家,职工参与技术革新6830多项,发明创造26项,评选表彰职工技术创新成果3520项,创造经济效益超60亿元。
凝聚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重视关爱劳模、支持劳模发挥骨干带头作用,特别在生产一线,持续开展劳模工作室创建活动,命名挂牌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示范基地,并给予经费支持,为劳模从事管理或研发创造有利条件,积极促进劳模从普通工人向技能工人转变,从生产模范向创新模范转变,从行业标兵向社会标兵转变,通过政策驱动、典型选树、经验推广、舆论宣传等形式,在广大职工中树立人人都可成才、个个都能创新的观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